從中醫的觀點,食物通常被分為溫熱性及寒涼性兩類,介於中間者則歸入平性。

體質虛寒怕冷者,可多吃溫熱性食物補虛袪寒;要退火、消暑則多吃寒涼性的食物;平性食物則有健脾開胃的效果

冬天被認為是滋補養陰之時,應少吃寒涼性的食物,或運用烹調技巧,例如以酒、辣椒、蔥、薑等熱性食物調味;在吃火鍋時搭配涼性的豆腐、白菜等。

 

平性食物

蔬菜類——高麗菜、洋蔥、玉米、胡蘿蔔、木耳、甘藍、洋菇、香菇、番茄

根莖澱粉類——山藥、馬鈴薯、甘薯、芋頭、菱角、芝麻

豆類——花生、蠶豆、豌豆、紅豆、黑豆、松子、豆漿

海鮮肉類——鰻魚、干貝、豬肉、鵝肉、牛奶、雞蛋

 

冬天的當令食物中,台北市立中醫院營養師許雲卿特別推薦山藥和堅果類。

山藥富含醣蛋白、維生素、纖維,滋養健脾胃,生熟食皆可,相當適合老人家。

堅果類包括核桃、松子、栗子、芝麻等,除了提供熱量及必須脂肪酸,還富含維生素、礦物質,能降低壞膽固醇,潤澤皮膚,但食用的量多時,宜減少烹調用油量

 

補冬習俗由來已久,因為過去農業社會消耗體力,營養不足,然而現代人卻營養不均衡、運動太少,補過頭反而增添身體負荷。想補得恰到好處,宜留意:

補錯小心流鼻血:有些藥膳屬於熱補,如十全大補湯,雖無年齡限制,但容易上火,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感冒、胃潰瘍等患者就不適合。即使屬於溫和平補的四神湯,雖不會有上火的後遺症,腹脹、腹瀉的人也不能多吃。正常人一週一次食補便足夠,不宜過量。最好還是先詢問醫師,選擇適合的補品,如果出現流鼻血,口乾舌燥,眼屎多,牙齦腫痛等症狀,可能就是補過頭了。

 

溫熱性食物

調味料——辣椒、胡椒、蔥、薑、蒜、芫荽、肉桂、茴香、八角、酒、醋、紅(黑)糖

蔬菜類——南瓜、青椒、韭菜、茼蒿菜

海鮮肉類——羊肉、雞肉、牛肉、蝦、海參

果實類——栗子、核桃、蓮子

 

寒涼性食物

蔬菜類——竹筍、冬瓜、黃瓜、絲瓜、芹菜、苦瓜、空心菜、金針

茄子、蓮藕、茭白筍、白蘿蔔(生)、海帶、莧菜、菠菜

肉類海鮮類——鴨肉、螃蟹、蛤蜊、牡蠣

豆類——豆腐、綠豆

 

重質才能保健康:進補食材多為高脂肪、高膽固醇的肉類及動物內臟,添加酒、麻油,如果再加上湯底、沾醬,熱量驚人,雖然吃的時候暖烘烘,卻可能造成身體負擔。想要控制量的攝取,食用前先撇去油脂,選擇瘦肉,不喝煮太久的濃湯,並避免太鹹、太油的調味料,慢性病如痛風、高血壓、高血脂等患者更要留意。

常把蔬果當點心:冬日飲食傾向濃重、油脂高,食用蔬果,可增加飽足感,避免吃過量,也提供纖維、維生素、礦物質等,刺激腸道蠕動,幫助排泄,同時降低膽固醇和尿酸的濃度。對營養不均衡的現代人而言,補蔬果可能比補大魚大肉更重要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Z&J心情事 的頭像
    Z&J心情事

    因為偶像劇,以為自己可以像主角一樣有內涵的蓉。

    Z&J心情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